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们 ×
农产品展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邮件订阅 ×

PFE预制菜展会logo
展会 现场图片

上市公司“抢食”预制菜,有公司去年收入超10亿!

时间: 2022.05.09

来源:预制菜产业、贝壳财经,原题:《上市公司“抢食”预制菜,有公司去年收入超10亿!》

五一假期暂停堂食下,预制菜是不少消费者们追捧的对象。

不少消费者表示,因为疫情假期几乎不出门了,在家闲着没事做,订外卖不如自己做点什么,但自己技术又不过关,很多菜不知道怎么做,这个时候购买预制菜回来简单烹饪后就能吃,又方便又美味。

近年来,受“宅经济”兴起、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在竞争激烈的餐饮食品行业,预制菜这一细分赛道迅速站上风口。

相较于工序复杂、操作耗时的家庭菜肴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非标餐饮门店,预制菜具有便捷、风味还原度高等特点。伴随着冷链运输及餐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预制菜从研发、生产到运输、销售整个体系正逐步迈向成熟化。

01
堂食受困,预制菜上位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某电商平台超市预制菜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160%,日出库数量破百万。

其中,北京地区预制菜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00%,酸菜鱼、胡椒猪肚鸡、低温午餐肉、东坡肘子、牛大骨最受消费者喜爱。

北京某生鲜电商负责人更是表示,针对家庭客户的需求,其增加了预制菜食品的品类,预计“五一”期间供应会有近10倍增长。

京东超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相关品类库存备货天数已经增加了20天,预制菜货源稳定充足,可以满足北京消费者的需求。”

“按需增加预制菜品类,动态调整备货量”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措施。

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在疫情当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疫情对出行和吃饭的影响,预制菜已经成为了各大节日的“宠儿”,而预制菜也成为了当下餐饮业比较热门的风口。

为什么预制菜现在能火起来?

其实有一项关键的驱动因素,就是堂食正在减少。以餐饮企业为例,疫情直接影响了门店利润,因此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必须要考虑到新增长曲线。

海底捞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由于2021年大肆关闭门店,亏损超过38亿元,如果要一直坚持堂食,坚持服务好顾客的思路,将会令自己的收益陷入僵局。

因此海底捞推出了“开饭了”半成品菜肴产品,也就是预制菜。用零售的思路来抵御毛利率的降低。

这里选择预制菜的逻辑在于,从外出到居家,增加消费者居家吃火锅场景,从而提高收益。所以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餐厅有销售预制菜的动力。

对于顾客而言,购买预制菜所花的成本要比正常去餐厅低,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因此比正常在餐厅点餐稍显便宜的预制菜,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除此以外,预制菜包装的光鲜亮丽中,有一种隐约将食品的“安全”、“干净”进行挂钩营销的做法,而这也正是打消很多消费者疑虑的手段之一。

对于预制菜来说,现在参与经营的商家基本上在渠道力和研发力都有了一些前期的积累。

这些企业在渠道深耕多年,有密集的经销商渠道网络和多年的研发经验使得产品打造上更贴近消费者需求,但整体而言,其品牌还是主要局限在某区域内,因此这就限制了预制菜的拓张。

但是,对于餐饮而言,和西方的快餐不一样,汉堡薯条可乐可以卖到天涯海角,但是有些预制菜只符合某一特定地区人的饮食习惯,因此全面推广比较困难。

除此以外,有一些业内人士对于To C端的预制菜市场的天花板存有疑虑,他们悲观地认为预制菜是种伪需求,这是因为预制菜毕竟只是一个半成品。

图方便的人会倾向直接选择外卖,但图品质的人或看性价比的人则会亲自选材以及下厨。

正因为预制菜处于中间的定位,需要同时满足用户多项购买因素,才能将市场进一步打开。

另一方面,细分场景办公室预制菜的出现,同样让那些忙碌于办公室的白领们轻松通过预制菜解决吃不饱,吃不好,不营养等痛点。

02
上市公司加码投入预制菜

2020年至今,预制菜领域备受资本青睐,多家企业获得了融资,金龙鱼等上市公司同样奔着风口入局。

行至今日,作为“新晋顶流”,预制菜热度不减,近期,又有一些上市公司为此发声或投资加码。

近日,全聚德集团旗下品牌四川饭店推出了预制菜品牌“川老大”,并且在多个渠道上线。据了解,全聚德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也均在发力预制菜业务。

“预制菜整体的年度销售占比会逐步提升,也会对销售任务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全聚德方面表示。

“预制菜肴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产品形态也更加多样化。”带着这样的判断,安井食品今年持续发力预制菜领域。

今年,国联水产计划募资10亿元,用于扩大预制菜品的产能规模,提高水产预制菜品的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今年3月4日,安井食品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一则《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议案的核心内容是,安井食品打算出资约10亿元,投资一个项目,该项目占地约233亩(以实际丈量为准),项目内容是“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和经营范围为预制菜肴生产”。

安井食品认为:该项目将与公司原有华中生产基地湖北安井有限公司以及主营淡水鱼糜、淡水小龙虾的子公司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形成战略呼应,符合公司“双剑合璧,三路并进”的经营策略和在预制菜肴板块“自产+供应链贴牌+并购”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该领域的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

部分A股上市公司今年投资布局预制菜领域情况。

广州酒家则表示,公司一直都有开展预制菜业务,当前预制菜产品以自有品牌为主,同时为第三方品牌代加工盆菜。未来将根据品牌定位、消费场景、口味还原度、成本优势、渠道特性积极储备开拓新的品类。

圣农发展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廖俊杰在公司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和舌尖英雄有合作,公司有一个工厂可以专门生产预制菜,预制菜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

得利斯此前披露,公司预制菜产能合计约15万吨,包括在建陕西基地预制菜产能5万吨。2022年,公司预制菜业务规划目标为12.5亿元。

此外,安记食品、益客食品、金陵饭店、锦江在线等也正在大力布局预制菜领域。

面对热闹的市场,有着“预制菜第一股”之称的味知香表示:“目前行业空间广阔,受疫情影响,诸多赛道玩家争相涌入,竞争逐步升温,加速推动了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为预制菜企业的个体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上市公司们布局预制菜领域的理由并不统一,有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有的是为了发力终端提升获客能力,有的是为了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也有的是在借助预制菜风口调整产品结构促进销售……

03
预制菜有多赚钱?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信息,2021年我国食品工业总营业收入达21268.1亿元,同比增长10%,超疫情前增幅水平,行业韧性及增长潜力凸显。

风头正盛的预制菜,但是利润究竟几何?

早早在此领域布局的一些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布局策略初显成效。

2021年,龙大美食的预制菜实现营收11.82亿元,同比增长4.75%,占总营收比重达6.06%,占比同比增长29.49%。

2021年,国联水产的预制菜实现营收8.41亿元,其中,餐饮重客渠道3.21亿元、国际业务2.62亿元、分销渠道1.48亿元、电商渠道0.66亿元、商超渠道0.44亿元。

同时,预制菜在公司总营收占比也逐年递增,2019-2021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2.96%、16.24%、18.8%,公司表示,将全面聚焦预制菜领域。

国联水产预制菜项目及与该项目可比同行业公司销售毛利率对比情况。

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2021年实现营收92.72亿元,同比增长33.12%;实现归母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13.00%。

其中,公司菜肴制品实现营收14.29亿元,同比增长112.41%,主要为公司原有菜肴制品增量及子公司冻品先生菜肴、新宏业小龙虾制品增量所致。

“速冻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表示,预制菜是2021年公司重点关注的业务。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2.74亿元,同比增长34.89%;实现归母净利润8846.41万元,同比增长15.51%。其中,预制菜销售额为1400余万元,同比增长34.35%。

农业产业化龙头得利斯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58.42万元,同比增长48.23%。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顺应春节期间消费增长的趋势,推出多款高附加值的预制菜及低温肉礼盒,产品销量增加,利润从而实现快速增长。”得利斯表示。

盖世食品2021年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57.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84.42万元,同比增长60.85%,每股收益为0.4868元,同比增长16.99%。

海欣食品在2020年便已经通过协同叠加的方式,在预制菜领域进行部分产品的布局。在公司看来,“速冻预制菜肴目前尚处在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还不高,但其标准化和快捷化的属性符合B端餐饮连锁化和C端快节奏的消费趋势,速冻预制菜肴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2021年,海欣食品速冻菜肴制品销售收入1132.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73%,同比增长58.93%。

业内人士表示,各路资本争相涌入,预制菜赛道竞争激烈。目前,预制菜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头部企业尚未出现,众多入局者尚处于摸索阶段。

对于预制菜公司而言,渠道力和产品力未来将起决定性作用,决胜的关键在于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end

2023中国健康预制食品(预制菜)国际
高峰论坛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2023 China Health Preprocessed Food (Prefabricated Dishes) International Forum
and Prefabricated Dishes Industry Expo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