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广东省《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中,第八条提到了要“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可谓是具有长远目光与部署之举,对于广东农产品与食品走出海外,树立广东新名片都具有深远的价值。
在许多人的理解里,通常而言,预制菜都是优先服务本土、本市、本街区的。因为距离越短、速度越快、食材越能保持新鲜,产品才越有竞争力。那么似乎本地做,本地吃就够了。不过,站在全球市场、全球分工、全球产业链中,却有另一番的做法。
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广东预制菜企业到境外建立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海外仓,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这意味预制菜的原料可以是在海外的,生产加工也在海外,同时最后预制菜的消费则是可以在海外或者回到本土的。这就符合了国际贸易的最基本原则。
从宏观角度看,走向国际化可以发挥各国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预制菜进行国际化加工与贸易,能促进产品要素等资源全球流动,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此外还有利于促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分工体系的形成,提高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国际贸易也促进生产贸易全球化,进而推动金融投资资本全球化,从而促进了经济一体化。
具体而言,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资源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技术能力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生产价格不同,都会导致成本有明显的差异。比如劳动力收入低的地区,其生产预制菜的所耗费的成本就远比发达地区的要低。资本就会寻找价值洼地,实现产品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地区,跨国冷链物流已经实现,预制菜融入全球供应链中也是完全可能的。
措施中也提到了要结合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过渡期)、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等国际平台建设,增强预制菜原料全球采购能力,积极开展同业交流合作,实现“农产品进、预制菜品出”“一产进、二产出”。这些都给广东预制菜走下海外提供了思路。至于具体的玩法,企业是可是各显神通的。只要积极的面向海外拓展,寻求突破点,那么本土吃上具有海外风味的预制菜也就成为可能。进而,海内外市场之间在互补与竞争中,共同推动预制菜跨国生产与供应的成熟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2广州国际预制菜产业采购交流大会
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2022.8
广州·广交会展馆
水产类、肉禽类、面点类、果蔬类;
餐饮自有品牌方便菜肴、料理包、微波菜肴、调理包等;
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米线、方便饭、方便粥等;
火锅料、酱料、卤料、汤料、腌料、香辛料、油料、食品添加剂、调味包、西餐调料、佐餐料等;
速冻面食、速冻汤圆、速冻手抓饼、速冻丸子、速冻料理等;
自热火锅、自热烧烤、自热米饭、自热米线、自热米粉、自热酸辣粉、自热混沌等;
肉类熟食(卤制品、火腿肠、午餐肉、热狗肠等)、代餐食品(奶昔、鸡胸肉、能量棒、代餐肠等);
生产机械设备、包装机械设备、铝箔餐盒、快餐盒、方便纸碗、纸杯、可降解快餐盒、方便餐具、木片盒、氧化铝涂膜盒、全生物降解餐包等包装、发热包、通用包装、品牌策划等;
智慧餐厅(自动售餐机)、信息化服务商等;
冷藏冷冻设备、冷藏冷冻运输装备、预冷及净化工程、冷库及冷库工程、冷链仓储及搬运设备、冷链信息系统、冷链监控系统、冷冻冷藏柜陈列柜、综合制冷材料及配件;
各类拥有预制菜生产业务的连锁餐饮企业、品牌连锁星级酒店、连锁商超便利企业及国内外头部预制菜加工生产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