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预制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火遍大江南北。
在预制菜产业端,食品企业、餐饮企业、连锁商超等纷纷布局。
在资本端,A股预制菜概念股暴涨,2021年超35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完成融资。红杉、美团、麦星、元气森林等机构重仓。
在政策端,河南、山东、广东、福建、河北等省均加大力度抢食预制菜蛋糕。
这一切似乎显示,预制菜的春天来了,正走在黎明前!
3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广东省将通过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等措施来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
这是国内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具体来看,这十项措施分别是:
针对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措施》提到推动打造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高地、湛江水产预制菜美食之都、茂名滨海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园区、广州南沙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佛山南海顺德预制菜美食国际城、潮州预制菜世界美食之都、江门全球华侨预制菜集散地及梅州、河源、惠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等,带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商研究院数据,广东预制菜产业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作为预制菜大省,广东早在2020年便推出了系列鼓励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肇庆市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全力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之都;佛山市、江门市等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
专业人士总结:“广东发展预制菜市场有以下优势,一是消费规模大,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主体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预制菜单一市场;二是市场反应很快,广东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已经形成联动;三是产业基础好,广东的菜系基础丰富,粤菜中由广州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特色菜系;最后是广东的产业链完善,从上游的农牧渔业、预制菜企业,到终端的餐饮消费体系都比较完善”。
在一系列利好因素下,广东催生出恒兴集团、国联水产、正大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
从广东到山东,从河北到河南,预制菜的扑鼻香味,吸引着更多的省份加入其中,共同分食万亿市场。
那么,高调杀入预制菜江湖的各路诸侯,他们的底气来自哪里?
在行业人士看来,不论是广东、海南,还是河南、山东,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发展预制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拿目前正在发力预制菜的河南来说,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粮食、肉类均产生了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在蔬菜方面,河南多地都是全国知名的蔬菜基地,这为发展预制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南、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渔业资源丰富,这都是发展预制菜的先决条件。”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也正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高调喊出发展预制菜的省份,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已经诞生了一批特色的食品龙头企业,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条。
例如有着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以一省之力生产了全国25%的馒头、33%的方便面、50%的火腿肠、60%的汤圆、70%的速冻水饺。
作为食品工业强省,河南不仅诞生了诸如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行业龙头企业,更形成了完备的食品产业链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近年来,更是崛起了一大批绿色、新锐的食品企业。
同样作为食品工业大省的山东,拥有数千家预制菜企业,其中A股预制菜板块,山东有春雪食品、龙大美食、双塔食品等7家上市企业。
除了资源和产业优势之外,这些准备在预制菜领域大展身手的省份,自古以来,在美食上,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品或菜系。
例如,山东的鲁菜、广东的粤菜、福建的闽菜等,均为传统“八大菜系”,各菜系当中,又有多个适合开发成预制菜的特色菜品,如佛跳墙、盆菜、黄河大鲤鱼等。
同时,这些传统美食资源丰富的地区,积累了大量的厨师资源,这对于预制菜特色菜品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预制菜的前端连着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中端是食品加工技术、先进机械装备、物流冷链的工业领域,末端连着金融保险与市场消费变革,是一条贯穿于一、二、三产业的新赛道。从目前要大力发展预制菜的省份来看,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特点,优势都很明显。”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第五届常务副会长陈振杰表示。
尽管目前多地已喊出打造“预制菜之都”的口号,但从目前国内预制菜产业的格局来看,地域化和区域化,仍然是当下预制菜的重要特征。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消费者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口味差异。预制菜作为一种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在菜式的研发方面需要兼顾各地区的偏好,这一方面也对预制菜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预制菜的地域化的特征。”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董事长、莲菜网创始人胡建强表示。
除了地域化特征之外,由于预制菜保鲜、物流运输半径的限制,也造成了预制菜区域化发展的特征。
为了让消费者有“可以媲美家常菜的口感”,面向C端的预制菜往往都是以新鲜菜品或者包含部分新鲜的菜品为主,因此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运输半径往往较短,许多情况下还需要冷链运输。
因此,一家企业在本地建立的规模效应,很难和另一家企业在另外一个地区建立的规模效应发生直接的冲突。
“中式餐饮变化太多,从大的来说有八大菜系,从小的来说,有时候相隔两三百公里的两个城市,做饭的口味就有区别。这种巨大的地区差距,导致即使不考虑运输成本,一个区域的预制菜产能也很难对另一个区域带来竞争压力。”胡建强表示。
而在陈振杰看来,也正是因为预制菜的地域化、区域化特征,更加要求目前行业内的企业要具备打造差异化创新产品的能力。
“预制菜的工业属性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同质化的问题在所难免。口味的差异化也是一大难题。
因此,这就要求预制菜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对商品创新和时尚元素非常了解,要提前考虑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去占领更多人的餐桌。”陈振杰说。
深圳农耕记创始人冯国华认为,"餐饮要做百年企业很难,但食品却是一个常青行业。目前预制菜的销售在整体营收中是逐步提高的一个比例,未来我们还是会继续在预制菜上发力。"
“赛道向好,这是由时间成本和做菜成本两个因素决定,年轻人做菜要花时间,而且做好一道菜买食材的成本也不少,于是预制菜开始崛起。
赛道风口方兴未艾,市场出现多种声音也是正常的,但玩家进入背后就证明大家都是看好的。我个人认为,这未来是个万亿级赛道。”
"目前来说,各路玩家很多,因为起步阶段也确实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近年中国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而中餐的烹饪本身也相对复杂,中餐标准化也需要不断去破题。变革到来,大家这个阶段还是要摸索学习。"
针对预制菜行业库存周转的痛点问题,农耕记现在也是选择联合商超和生鲜平台来做,属于订单式生产。都是前一天接订单,再生产上架,一天时间消费者就可以买到快手菜产品。
对于预制菜企业来说,打造差异化的预制菜产品,显得十分重要。对河南的预制菜企业来说,要不单局限在传统的‘八大碗’上,要利用好河南本地丰富的美食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出更多具有河南当地特色的美食,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从而占领更多家庭的餐桌。”陈振杰说。
“预制菜的核心还是落到产品本身方面,产品做好了才是王道,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一些革新。例如豫菜当中的传统名菜‘套四宝’,因集鸭、鸡、鸽子、鹌鹑四味于一体,四禽层层相套且形体完整而得名。
这道菜因制作费时费力,在很多餐厅已看不到。像‘套四宝’这样的豫菜,假如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业化的手段,可以做成预制菜的形式,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胡建强表示。
叮咚买菜副总裁申强在接受采访时称,“推出B端预制菜独立品牌“朝气鲜食”,提升研发布局产能,打造合作开放生态。“预制菜将是叮咚买菜接下来的战略重点。目前,除了基地直采,我们有超过1400个前置仓,这是我们在供应链上的强项。接下来,叮咚买菜会在这几方面进行布局。”
“第一,就是发挥叮咚能够感知需求、定义产品的优势,去做联合研发,从而推动生产更集约高效。比如,根据不同消费人群制定个性化产品;第二,更加深度规划消费场景;第三,继续提升自有加工能力,产能的布局是为了更好满足部分单品爆单的需求;第四,技术的提升,更好满足口味还原的消费需求。”
“叮咚买菜希望做的是一个生态,带着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消费者继续勘探这个赛道的精彩。”
正大集团华南区副首席代表、卜蜂莲花副总裁王珏也向南都记者表示,食品安全是预制菜行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很多餐厅、外卖老百姓是没办法看到厨房的,预制菜一般由中央工厂统一生产,更安全卫生,由政府推动对预制菜统一标准,可以让消费者更放心,其次政府措施可以促进行业共同进步,在良性竞争中做到更加规范,从而推动餐饮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中国健康预制食品(预制菜)国际
高峰论坛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2023 China Health Preprocessed Food (Prefabricated Dishes) International Forum
and Prefabricated Dishes Industry Expo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