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广东省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正四处开花。最近江门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谋划“一园四区”布局、对接RCEP市场、推动江门“侨都预制菜”成为餐厅饭桌的“网红菜”,一番大动作紧锣密鼓,以至于连央媒也关注到了。
从2020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展示广东名优农食产品开始,到 2021中国(东莞)农产品食品化工程中央厨房(预制菜)峰会,都在为广东预制菜打下基础。去年再推出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18项关键技术成果、推介广东预制菜十大名品,近期更是乘RCEP东风扬帆东南亚市场。
预制菜的兴起,和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有着极大的关系。以上班族为主体的消费者,在快餐盒饭和自购自制之间,开始倾向选择预制菜这种中间产品。因为其既能保存食物的新鲜程度,又能大大节省采购和制作时间,同时也让家庭餐饮更具有生活味。均衡考量,其一般成本要比出外就餐更加经济低廉,比吃盒饭要更加营养全面、品类丰富。
预制菜激发了农业生产及深加工的热情和关注,扩大再生产也开始更加精准的投入这个高增长的行业。同时,利益导向也让冷链物流配送找到了更多的盈利点。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原生农产品,预制菜对深加工的要求显然更高。它和传统的新鲜宰杀冰冻食品也不是一个层面的。预制菜是撕开包装就能下锅,而冰冻鸡冰鲜鱼是不行的。
既然预制菜和餐桌只隔着一个加热煮熟的环节,那么层层质量把关就显得更加重要。诸如鼓励权威认证机构开展自愿性认证,指导完善预制菜产业链标准、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都是重中之重。
同时,相比于餐馆的传统现煮现食的方式来说,餐厅预制菜对品种设计、来源品质、库存保鲜的要求也更高。所以中央厨房的规模不但要足够大,其出品效率和大数据能力也要更加精准。这些就不只是质量层面,更关乎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问题。所以’探索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扶持先试企业就非常关键了。
预制菜要成功,中间环节都解决了,食客最后还是会追溯源头以保品质。源头决定品牌,品牌决定生存。比如出自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示范基地、“菜篮子”基地、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的原材料,其价格就有理由更高一些。相反,如果无法溯源,是不知名菜地加小作坊生产,没有大平台把关分发的预制菜,那么是很难在大城市里立足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资讯”板块所刊登文章,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18011840036;邮箱:499708785@qq.com
2023中国健康预制食品(预制菜)国际
高峰论坛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
2023 China Health Preprocessed Food (Prefabricated Dishes) International Forum
and Prefabricated Dishes Industry Expo
2023.6.9-11
广州·广交会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