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E第33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The 33rd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 Industry Expo 2025

2025年6月12-14日

广州•广交会展馆
&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加强“大健康”体系建设: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时间: 2020-08-17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作者:本社记者 武浩然
原题:加强“大健康”体系建设: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近些年,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人们的健康意识及实际行动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已深入人心。

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改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疾控、医保、药品、公立医院等领域的民众关切焦点,给出了详细解读。

医改在行动

“大健康”,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是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关注度不断提高。

现如今,受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人被各类健康问题所困扰。如何坚持预防为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推动医改取得新成效,成为卫生健康领域改革的关键点。

7月2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以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分别发言,并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回应了民众关切的问题。

王贺胜在介绍2019年医改工作进展和2020年下半年重点任务时,首先提到2019年医改工作以治病为中心正在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启动实施了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健康主要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和重点人群,组织推进15个专项行动;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重大疾病防治,国家癌症筛查项目覆盖184万人,职业病监测病种扩大到28种;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管理,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其次,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作出一系列举措。比如,启动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河北等8个省区开展试点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9100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超过50%,超过1200家医院开展日间手术。

同时,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办医,在10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逐步推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持续减轻药品耗材费用负担。调整优化国家医保目录,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针对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梁万年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从现在来看,外部的政策环境,从方向到路径是明确的,今后的改革重点是要把外部治理体系相关政策落地,真正产生作用。其次,使公立医院的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要从加强公立医院的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要使公立医院的布局既要有国家的医学高峰,比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发挥医学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在省级层面,要布局一批省级医学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挥省域内的带头引领和辐射作用。另外,要重点强化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使县级医院真正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梁万年指出,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式以及服务模式要实行变革,比如一些新技术、新服务模式的建立,尤其是这次疫情防控,远程医疗、大数据、新技术的应用,既方便老百姓又提高了公立医院的效率。

对于公立医院,还要围绕重大疾病的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加强公立医院防治能力建设,尤其是分层分级分流的救治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政策的协同性,促进公立医院发挥公共卫生的职能,建立相应的督促、激励、约束机制。

与此同时,要强化公立医院的文化建设,要强调公立医院姓“公”,要具备公益性,这是它的本质要求。要真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提升他们的职业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空间。“同时,还要给公立医院的发展增加新的动能,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价格改革、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改革以及薪酬、人事、编制制度改革。

构建大健康体系

《健康中国行动》,既为健康中国建设构建起组织体系,也让健康中国行动有了具体载体。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对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记者从《健康中国行动》梳理发现,从治理来看,政府部门的职责不仅在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更需要围绕大健康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等方面,同时也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只有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力,才能形成大健康的治理格局。

其中提到,科学的身体活动不仅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更能促进精神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可以看到,太极拳集体展演、足球友谊赛、城市马拉松、组团竞走、广场舞等均受到热捧。人们以不同方式锻炼身体,并通过运动社交增加生活乐趣。这充分说明,全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记者注意到,关注老年人健康情况、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应逐步建立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支持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推动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

其次,老年人应定期参加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使其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衰老、预防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

另外,加强对中小学生健康指导,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肥胖、近视、心理健康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将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纳入对学校绩效考核,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应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减少久坐和视屏(观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等)时间,并且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用眼习惯,若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其次,青少年要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了解传染病防控知识,特别是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针对心理健康方面,需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何安全、适时的使用网络,需要青少年增加辨别力,更需要家长积极引导,带动和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健康行为。(本文根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内容整理)


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阅读更精彩!